轉貼自http://atheist.blogbus.com/logs/545537.html
似乎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METAL VS. PUNK更貼切些?畢竟在我們看來,重金屬和朋克非但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音樂,而且好像是天生的冤家對頭——長髮 VS. 雞冠頭、皮夾克 VS. 破牛仔、炫技 VS. 三和弦、精力旺盛 VS. 頹廢懶散......兩種音樂的發展歷程也說明了這一點——在金屬樂的高潮時期,朋克樂都是處在低潮之中,而反之亦然,從來沒有出現過金屬和朋克同時興旺發達的時候。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唱片公司的市場運作策略,另一方面則是這兩類音樂本身的互斥性。總而言之,重金屬和朋克可以說是涇渭分明,騎牆派人士極少(偶爾出現一兩個也會很快就淹沒於雙方的口水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以搖滾樂發展的歷史作為唯一的標準來看待重金屬與朋克的關係的話,那麼就會發現這兩類看似截然不同的音樂之間依然存在著某些聯繫,雖然這些聯繫並不是十分緊密,但如果忽略它們的話,或許會出現某些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為什麼著名的Death Metal/Grindcore樂隊Napalm Death會翻唱著名的Hardcore/Punk樂隊Dead
Kennedys的作品Nazi
Punks Fuck Off,再比如,著名的極端金屬大師,Bathory的核心人物Quorthon(R.I.P.)在成立Bathory之前是一支Oi Punk樂隊的成員。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宣揚什麼音樂大同、讓世界充滿愛之類的“美好”主題,在我看來,正是因為音樂上的多樣性才使搖滾樂擁有了更大的魅力。作為一種顛覆性的音樂,搖滾樂如果也硬要為它的每個流派找什麼共同之處的話,那麼它也就成了被顛覆的物件。這篇文章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試圖闡述重金屬與朋克之間的關係,無論衝突、鬥爭也好,繼承、借鑒也罷,都不會刻意去回避,這也就是將題目定為METAL & PUNK的原因。另外,由於本人的興趣幾乎全部集中在金屬樂上面,對朋克音樂的理解難免有失偏頗,文章中如有錯誤,希望大家不吝賜教。好,廢話少說,正文開始。
勿庸置疑,重金屬的發源地在英國——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Led
Zeppelin、Deep
Purple和Black
Sabbath三巨頭的橫空出世徹底奠定了金屬樂的根基(尤其是Black Sabbath,它對金屬樂的貢獻空前絕後);而朋克樂的起源則稍微有些模糊——當然,現在一提起朋克樂,可能90%以上的人都首先會想到偉大的The Sex Pistols,這支樂隊在70年代後期和The
Clash、The
Damned被稱為當時英倫朋克樂的三巨頭,而正是它們(和同時期的眾多朋克樂隊)製造了有史以來聲勢最大的朋克浪潮,但是,如果談到朋克樂的真正起源的話,可能要追溯到60年代後期的美國樂隊MC5和The Stooges(樂隊陣容包括Iggy Pop)。這兩支樂隊的共同特點都是不太注意音樂本身的平衡和技巧性,而是更注重通過音樂、現場以及行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主張和情緒。比如MC5就經常在歌詞中宣傳反戰、反商業、反政府等反動言論(這也是它們一直沒能取得商業成功的原因),而The Stooges則以Iggy Pop在舞臺上的各種令人髮指的表演而著稱。這兩支樂隊雖然存在的時間都不算太長,唱片銷量也很少,但它們對於朋克樂的發展非常重要,正是受到它們的啟發,在70年代初的紐約聚集了一批朋克樂隊,其中的代表樂隊是在下文還會提到的New York Dolls。此外,無論是MC5還是The
Stooges,它們所表現出的毫不妥協的態度以及放肆的舞臺表現對當時的搖滾樂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其中也包括當時眾多的美國硬搖滾樂隊,而這些樂隊有很多後來都變得更加金屬化,這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Alice Cooper。
可以說,直到70年代中、後期,無論是英國、美國、還是歐洲,無論是從唱片銷量、專輯數量還是影響力方面,重金屬都要遠遠勝出朋克,以反映主流音樂銷量的Billboard排名為例,在這一時期,象Led Zeppelin、Black
Sabbath、Deep
Purple、Alice
Cooper、Lynyrd
Skynyrd等重金屬/硬搖滾樂隊都數次進入了前十名(當然,這並不能反應音樂本身的優劣,這裡只是說明在當時重金屬與朋克相比,能夠贏得更多人的認同與支持),而還有Kiss、Aerosmith等也都擁有數量相當可觀的擁躉。而此時的朋克樂發展卻仍只集中在紐約,直到70年代末那場朋克風暴的來臨。
70年代末期那場源自英倫的朋克風暴是朋克樂發展史上至今為止最為輝煌的一波高潮,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雖然僅持續了短短的幾年時間,但它對整個搖滾樂的影響則是顛覆性的。如果說此前金屬樂的發展態勢可以用“Stairway To Heaven (Led Zeppelin)”來形容的話,那麼在朋克浪潮到來之後,就成了“Highway
To Hell (AC/DC)”,美國的情況可能稍好些,在英國,幾乎所有重金屬/硬搖滾樂隊都發現自己莫名奇妙的變成了樂迷的棄兒,其中最可憐的可能要算是Thin Lizzy——當時樂隊還對朋克樂持歡迎態度,可很快他們就發現正是樂隊支援的那些朋克樂隊將自己逼入了絕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在這段時間,金屬與朋克之間就是截然對立的兩派。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偉大的Motorhead,作為70年代後期最出色的重金屬樂隊,Motorhead憑藉粗魯的音樂、毫不妥協的態度以及樂隊的鐵漢形象同樣贏得了朋克樂迷的尊敬,這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毫無疑問,Motorhead的音樂是百分之一百的重金屬,但他們的音樂對後來的Hardcore音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Hardcore音樂則與朋克樂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實際上,Motorhead也受到了一些朋克樂隊的影響,尤其是The Ramones,這支樂隊的名字甚至出現在了Motorhead的歌詞之中。(不久以前,The Ramones的創始人之一Johnny Ramone在睡夢中安然離開人世,讓我們對這位音樂家表示深切的懷念。而此前,The Ramones還有兩位成員Joey Ramone和Dee Dee
Ramone也已去世,sigh...)
說到The
Ramones,還要從上文提到過的New York
Dolls說起。這支以紐約為據點的朋克樂隊繼承並發揚了MC5和The
Stooges的音樂和精神,雖然他們同樣沒能取得什麼商業上的成功,發行了兩張專輯就解散了,但這支樂隊對朋克樂作出的貢獻則是非常卓著的,其中最大的貢獻有二:第一是帶動了一批當時的新晉朋克樂隊,其中就包括The Ramones;第二則是將一位經紀人人引入了朋克樂的領域,這個人叫做Malcolm Mclaren,雖然很快就被樂隊炒了魷魚,但隨後他在倫敦策劃了一支新的朋克樂隊,這就是日後成為傳奇的The Sex Pistols,憑藉商人特有的精明,Mclaren以The Sex
Pistols為媒介,策劃並煽動了這場席捲英倫的朋克浪潮。說來有趣,New York Dolls還直接對金屬樂產生了一定影響——在當時樂隊的模仿者之中,有一個叫Jay Jay French的傢伙雖然學的不怎麼樣,不過當時又有誰能夠想到,十年以後,他居然搖身一變,成為了80年代相當著名的Pop/Glam
Metal樂隊Twisted
Sister的核心人物呢?:o 更為神奇的是,著名Glam Metal樂隊W.A.S.P.的靈魂人物Blackie Lawless也曾經是New York Dolls的成員!(是不是正式成員就不太好說了,反正他加入NYD以後樂隊就解散了...)
在70年代後期,相對英國來說,在美國朋克音樂並未形成席捲之勢,但是在美國,有一支名為The Misfits的朋克樂隊值得關注,這支樂隊的領軍人物是Glenn Danzig,關於Glenn
Danzig,在此前的愛搖裡面已經有專門的文章作過介紹了(作者也是我^_^),不再贅述。無論是朋克樂隊的The Misfits,還是後續的Samhain,乃至金屬樂隊Danzig,傳承著的是Glenn Danzig特有的黑色情趣,這也給後來的諸多金屬樂隊提供了不少啟發。與之有些相似的是哥特金屬,顧名思義,哥特金屬當然受到了哥特音樂的影響,哥特音樂的根源之一則是Post Punk,而Post
Punk則可以說是誕生在英倫Punk的灰燼中...這個扯的實在有些遠了,無論怎麼看,哥特金屬與70年代末的朋克樂都沒什麼共同之處,是吧,哈哈哈(乾笑中)。
進入80年代後,朋克浪潮的迅速回落只是說明了朋克樂從主流音樂市場的撤離,而Hardcore(硬核樂)的興起則說明了朋克樂強大的生命力。硬核樂可以說是建立在The
Ramones音樂風格的基礎之上,其代表樂隊包括Black Flag、The Dead
Kennedys、Bad
Brains等等。與70年代的傳統朋克樂相比,硬核樂在音樂上更加生猛,更具攻擊性,而在題材上則延續了傳統朋克樂所特有的尖銳特性。而此時金屬樂在經歷了70年代末的低迷之後又重新復蘇——英國新浪潮重金屬(NWOBHM)取代了朋克的統治地位,在其影響下,美國以洛杉磯地區為中心的金屬樂也開始了迅猛發展,可以說,在這段時期,儘管規模上可能存在著差異,但硬核樂與金屬樂基本是並行發展的,而且兩者之間相互借鑒、相互影響。比如Discharge樂隊,很難說清楚它到底是Metal還是Hardcore,只好稱這種風格為Crossover,類似風格的樂隊還有不少,經典作品也頗有一些,Discharge的Hear Nothing See Nothing Say
Nothing算是一個,此外還有D.R.I.(Dirty Rotten Imbeciles的縮寫)的Crossover、C.O.C.(Corrosion Of Conformity的縮寫)的Animosity、S.O.D.(Stormtroopers Of Death的縮寫,媽的這些樂隊怎麼都是縮寫,老子要抓狂了!)的Speak
English Or Die(這名字應該印在英語考卷)、Suicidal Tendencies的同名專輯等等。隨後,又出現了Accused、Cryptic
Slaughter、M.O.D.(又是一個縮寫,老子不幹了!)等一批Crossover風格的樂隊,一時間,Crossover成為了橫跨金屬與硬核之間的橋樑,金屬圈內著名的貝司手Danny
Lilker就是一個例子,他既擔任過Thrash
Metal樂隊Nuclear
Assault的貝司手,也出現在了S.O.D.的陣容中,此外,他還是著名Grindcore樂隊Brutal Truth的成員。
說到Grindcore,也就是碾核音樂,從某種意義上講其實就是金屬與硬核融合之後的極端化,作為極端金屬的流派之一,它可以說是受硬核樂影響最大的派別了。Grindcore早期的幾張代表專輯,如Napalm Death的Scum、Unseen Terror的Human Error等等,無論是思想還是音樂,都帶有明顯的硬核樂痕跡。而極端金屬樂的另外一個流派Death Metal(死亡金屬),也與硬核/朋克有著一些瓜葛,比如Entombed,好像樂隊成員在搞死亡金屬的同時,還偷偷摸摸的換個名字搞點地下朋克,而Napalm Death在成功轉型為死亡金屬之後,也不忘舊情,發行了一張全是翻唱Hardcore/Crossover作品的EP專輯Leaders Not Followers,我想,這張專輯的名字本身就說明了樂隊對硬核樂的某種態度。
進入90年代後不久,金屬樂就遭受了第二次沉重打擊,不過這一次的“罪魁禍首”並不是朋克樂,而是以Nirvana、Pearl
Jam、Soundgarden為代表的Grunge(當然,如果你堅持Nirvana也是朋克的話,我也不反對^_^),然而“推波助瀾”的則是以Green
Day、Offspring為代表的新一代朋克樂隊(如果你認為Green Day只是打著朋克旗號的流行樂隊的話,我同樣不反對^_^)。這次打擊對於重金屬而言是毀滅性的,無數成名或未成名的重金屬樂隊都消失了,甚至連金屬界的大牌Slayer也不得不多少有些尷尬的發行了一張基本是翻唱硬核歌曲的專輯Undisputed Attitude,而流行金屬的代表Guns N' Roses也不得不發行了一張翻唱作品The Spaghetti Incident?,在其中,他們翻唱了多首朋克作品,包括The Damned的New Rose和The Sex Pistols的Black Leather。
然而,似乎金屬與朋克真的不能共存,當上個世紀末重金屬開始吹響復興號角的時候,朋克樂卻再度陷入了低潮——Beastie Boys和Linkin
Park好像宣稱自己是朋克,但它們真的是嗎?......
縱觀金屬與朋克幾十年來的發展歷史與糾葛,似乎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金屬與朋克是搖滾樂中差別比較明顯的兩類,儘管它們之間確實存在著一些關聯乃至相互融合、借鑒,但基本還是不同的兩個類別。或許,金屬注重的是音樂上的表達,而朋克則更注重借助音樂對自身進行表達,這或許是造成它們之間區別的根本原因。當然,在金屬和朋克之間搞“一刀切”同樣是武斷且不負責任的,原因在上文已經提及。希望本文能夠讓大家對金屬與朋克這兩類音樂有更多的瞭解,若真是如此,那麼...那麼...俺的稿費就算是賺到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