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http://www.wretch.cc/blog/senmen/32233768
很有趣的文章,這個事件可以反映大部份的商人炒作的方法,其中的鳥可以套入各種商品。大家可以想想其中含意。
===================================================
鳥戲
這是四十多年前發生的一段真實故事,今天再重提它,
仍然是記憶猶新。歷史就像似一片轉盤,四十年風水輪著轉。
確實它曾以不同的面貌重複地出現,只不過是換個方式或轉
個方向而已,如果再仔細分析其實質內容,仍然相當類似。
話說四十多年前,有一群港商,該形容它是個商業集團!
很有計畫地在台灣演出一齣很成功的鳥戲。沒有人洞悉,也
沒有人揭穿,整個故事過程有點像在變魔術一般,甚至不漏
一點破綻,也不留下任何一點痕跡。在短短的兩年間,就能
把帶來的五百萬美金變成兩參千萬抱走了。
事情之經過蠻單純,沒什麼曲折更沒什麼花招,起先有
一群港人來到台灣,到處收購文鳥和十姊妹,別的鳥他們一
概不買,只買這兩種鳥。縱然再漂亮的如鸚鵡、八哥、藍鳥
他們全都不要。倒不是說什麼價格他們都會接受,要在他們
所界定的價格以下他們就會買。買下這些鳥到底是幹什麼?
沒人知曉,也沒有人追究這些鳥被送到那兒去,只聽說是要
外銷。也沒人去懷疑這種說辭。過沒多久,台北街頭道路的
轉角處及菜市場的兩端,開始有人在擺攤賣鳥,賣的也只有
這兩種鳥,文鳥和十姊妹。同時,他們也買鳥,比方說他賣
的是一隻一百元,而他願向你買八十元,蠻合理的!只要你
有這兩種鳥可以賣給他。
一傳十,十傳百消息就這樣子漸漸傳開 來了,價格也在
逐漸地上揚,鳥又會生蛋,蛋孵小鳥,養一陣子又可再出售。
有人開始合計這種生意的成本效益,還相當的合算。大處懵
懂盲從,小處精打細算,喜歡玩金錢的遊戲,是台灣人共同
的通病。聽說有這種穩賺不賠的生意可做,三更半夜顧不了
穿衣服,也會跑去爭奪。台灣人的賭性又很兇悍,風神氣也
特別重,要賭嘛就要賭大一點的,賭得太小有失面子。如此
一來這一場鳥之戰爭就無可避免了。
開始時也只有在台北的街頭可以看得到有人在擺攤賣鳥。
很快地,全台各地的街頭巷尾,到處可以看到賣鳥人的影子。
無論在農村,在城市的屋頂,也到處可以看到大型的鳥屋,
個個都是非比尋常,一籠少則千隻,多則上萬隻。鳥屋的設
備也愈來愈求講究,也開始注意到飼料的營養,以前在漁市
場視若垃圾的烏賊軟殼,現在也賣得了錢。據說這種烏賊的
軟殼可以讓鳥的生育率增高,鳥蛋的孵化成功率也相對提高,
大家開始討論飼料的配方,真把它當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業在
經營。
幾乎每個星期每個月價格都會上揚,一隻一百元的文鳥,
一百二、一百五、兩百地往上昇。過了一年,文鳥的價位已
飄昇到五六百元一隻,偶而還會有缺貨的現象。台灣各地都
在討論鳥經,若有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不談點鳥事就會讓人
覺得乏味!不知趣!沒水準!能提供你秘方讓你的鳥兒多生
幾次蛋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有學問的人。能提供你,讓你的
鳥兒一次能多生幾顆蛋的人,便是你的大恩人。鳥兒也開始
被人用來計算財富的單位,你家養幾隻鳥呀?如果是很多的
話,人們會投以羨慕的眼光。
這齣戲足足上演了兩年,文鳥的價格已經上飆到了每隻
一千二,當然這是頂高的天價,也有人賣一隻一千元。那些
大戶仍然相當惜售,惜售的理由很簡單,在他們的想法裏,
只要再渡過幾個月,他的財富又可增加一倍,如果抽出其中
一部份出售,將來增加財富時,力道就會減低了許多,心裡
想到這一層,自然就惜售了。正當大戶人家惜售的時候,那
些港商,已暗地裡偷偷地把他們的鳥兒全部拋售,賣出的價
格將近原先買進時的十倍,扣掉其花在人事上的費用及炒作
買進賣出時的損失,核算下來所得的利益,幾乎是原先的五
倍。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全部所賺的錢匯走了。港商走了,從
沒有人再想到外銷的事情,人們仍然一窩蜂地在討論孵蛋、
漲價的事。道路的轉角處仍然在擺攤,市場的兩端仍然有人
在賣鳥。只是買鳥的人比往日稀少些,價格仍有小幅度的起
起落落。賣飼料的商店人來人往仍然熱鬧非凡,大家還是圍
繞在生蛋與孵蛋的話題上。
一個月過去,兩個月過去,養鳥人聚在一起的時間突然
減少了許多。聚在一起的時候,氣氛也有點兒凝固,說不上
來是那兒不對,像似走在亂石堆中,繞來繞去怎麼也繞不出
去,該怎麼辦呢?沒有人拿得出主張來,每個人都垂頭喪氣。
怎麼會是這樣子呢?才個把個月,原來還是一千元一隻的,
現在竟連五百也賣不出去,這怎麼可能呢?大家都在問同樣
的問題。路邊的攤子換了,換成了烤鳥攤,文鳥還可以賣點
錢,一對文鳥尚可賣得三五十塊錢,十姊妹就沒那麼幸運了,
攤子上烤的鳥,大部份是十姊妹!還有些大戶,顯然尚未完
全死心,仍再跑飼料行繼續餵養,心裡還期盼會有奇蹟的出
現,到處打聽所謂的外銷路子,只要有一點點蛛絲馬跡可尋,
也會不辭辛勞地去找。希望能找得出出路子來,每次都很失
望地回家。問了一家一家的貿易商,竟然沒人聽說過有人在
做鳥的外銷生意,當初怎麼會有人謠傳說養這些鳥是為了外
銷呢?左思右想總想不出所以然。絕望了!再也不跑飼料行!
心中簇然萌生一股慈悲的心腸:「放生」!回家後,把
鳥籠的大門一開,讓幾百萬的財富,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
翔。尚有幾隻鳥還想賴在籠裡不走,索性大門不關,任你高
興飛嘛就飛!若想留在家裡,也不反對!只是不再供應飼料
罷了。
總的來說,養鳥的大戶大部份家裡都還有點兒閒錢,縱
然虧了點錢,還傷不到元氣。尚有人變賣房子來買鳥,也有
人變賣地產來買鳥,但少有人靠借貸來買鳥。因此,為了這
一波而「傾家蕩產」的人不多,有正業的人也只是把養鳥當
成副業,本來沒正業的人,名正言順地就把養鳥當正業,等
沉靜見底後,一切又恢復原來的樣子,又失業在家了!至於
打游擊的散戶,本來就抱著玩票的性質,是虧是贏也比較無
所謂。其實,這樣的劇情不斷地在台灣社會上演,只是劇中
的主角,文鳥與十姊妹換了其他的項目罷了!
===================================================
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商人的時代,這話可一點也不錯,普遍任為:十八世紀是發明家的時代,十九世紀是冒險家的時代,二十世紀是戰略家的時代,但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一切只是為了錢而已。
什麼叫做商業?把東西用一塊錢買進來,用超過一塊錢的價格賣出去,這就是商業。
之前看過一個笑話,有兩個經濟系的學生走在街上,甲突然對乙說,你吃了這坨狗屎,我給你五千萬,結果乙就照吃了。
乙吃完後,突然又覺得不甘願,他就說,那你也吃那坨狗屎,我也給你五千萬,甲想拿回五千萬,所以也吃了。
教授知道了,就很高興的說,你們兩個人因為吃了兩坨狗屎,替國家製造了一億的產值!
所謂的商業是怎麼回事?所謂的經濟又是怎麼回事?所謂的產值又是怎麼回事?當交易的價值超過了生產的價值,當大家都不願意生產而想當商人,那結果會怎麼樣呢?
結果就是大量的商人建立了大量的泡泡而已。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意識到了,很多人都羨慕歐美的富強,但不知道有多少人瞭解,歐美的富強不只是因為文化、制度或教育之類的,而是有很大的一部份,建立在對於殖民國的壓榨,有朝一日那些原料生產或勞工市場國家有了覺悟,一起把原料和勞工提到了合理的價格,歐美的富裕時代便會結束。
再來談談「經濟復甦」的這種觀望。
我對於經濟的瞭解,是不算深的,但我也知道一件事---製造的人多,買的人少,東西就會變便宜,製造的人少,買的人多,東西就會變貴。
現在我們來看看中國和印度的未來---如果沒有發生戰爭或大規模災害,想必只有一個方向,也就是兩國內國民的經濟情況都會拉高一些。
現在我們和歐美用的很便宜的產品(我知道很多人覺得比以前貴,但事實上還是很便宜,國內人都被慣壞了),都因為現在還有大量的勞工,而且那些勞工還沒辦法和我們在同一個市場裡。
當在不遠的未來(真的不會太遠),他們也成為接近我們的消費者時,這些產品就會回到應該有的價格------比現在貴的價格。
我們都知道台灣有過經濟很好的時代,但我們也都知道那個時代台灣是花錢花得很誇張的那種,就像這個鳥戲裡講的白文鳥和十姐妹一樣,那些都是不真實、瘋狂而且不合理的,而我們都還在緬懷那個時候的經濟,這樣對嗎?
合理的消費、減少碳足跡、重新思索品牌的浪費,這似乎是我們這個時代應該要去思考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